最近,《觉醒年代》火爆了!这个主旋律的电视剧居然能在豆瓣评分超过9分,实在难得。

作为长沙的老口子,最亲切的还是与毛泽东戏份有关的新民学会、省立第一师范、岳麓书院、长沙老街等场景。不过听说这些镜头其实都是在横店拍摄的。比如新民学会,其实就是横店的一间草房。还比如毛泽东出场冒雨那个长沙街头疾行的片段,被导演津津乐道。在一条长沙老街上,隐喻了整个中国的真实状态。是挨鞭子的马,被人牵的牛,离开水在地上蹦哒的鱼,金光闪闪在缸中待人观赏的金鱼,沾满泥污的鹅……

旧官兵,老农民,高高在上的旗袍小姐,匍匐在地的瘸腿乞丐,坐汽车上吃汉堡的富孩子,被叫卖的穷娃娃,路旁麻木的路人,路中间的瞎眼老者……一幅混沌的民国众生图卷展开,这象征着军阀割据,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据说冒雨前行,象征着毛泽东不畏艰险、毅然无惧,同时也意味道路曲折。

书本上的伟人们一下子就立体饱满起来了,再也不是一段干巴巴的文字描述和一张黑白照片了!看的人内心澎湃。其实,各位如果到长沙来,电视剧里头的涉及到的这些个地方都可以去看看,触摸觉醒年代的历史。
1、新民学会

新民学会是蔡和森同志的故居。1920年8月,蔡和森在从法国寄给毛泽东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回信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于是,新民学会就在蔡和森同志的故居建立了,这里是发出“建党先声”的地方。从成立到自然结束,新民学会只存在三年,会员仅有78人,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意义非凡。中共一大召开的时候,全国58名党员中有8人曾是新民学会会员。学会前后有3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李维汉等近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3位被追认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近20位被追认为烈士……
2、省立第一师范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现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度过了8年时光。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完成了由爱国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也使湖南第一师范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城南校区和东方红校区。城南校区是老校区所以建筑都比较偏民国气息。也是图片中的这样。
3、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始创于公元976年,历经千年,弦歌不绝。上个世纪20年代,青年毛泽东正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深受实事求是学风熏陶。现在岳麓书院隶属于湖南大学,仍在办学,号称“千年学府”。这里不同于故宫恢弘的王者风范,也不同于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书院自有古典高雅,庄严肃穆的气质。
4、长沙老街

长沙老街那就多了去了。无法考证当年青年毛泽东是在哪条街上奔跑,不过,长沙哪条老街不能触摸那段历史呢?……
你觉得《觉醒年代》里面还有哪些长沙历史,现在还可以触摸得到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