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湘春路读书之前,我一次也没有去过湘春路。

湘春路恐怕不到两公里长吧,但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时代。
兴汉门、陋园宾馆、和记粉馆、北正街、工人文化宫、明德中学,完全和南城不一样的感觉,有着历史的味道。
据说,湘春路东起兴汉门,西到北门城门口。解放后,东延到北站路(现芙蓉路),西延到湘江河边。东延线叫湘春东路,西延线叫湘春西路,城里那段叫湘春中路。清末时也是麻石街。

兴汉门原叫新开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取名兴汉门。1938年的文夕大火,整个北门街区尽被焚毁,城门也被拆除。湘春路和蔡锷路相交,七十年代以前公交车2路在兴汉门有站。
湘春路和北正街相交于北门城门口,北去叫外湘春街,基督教堂就座落在街边。著名的和记粉馆就在街口。

往西边走,是工人文化宫电影院售票处。据说80年代以前五分钱就能看一场电影。工人文化宫有电影院、剧院、游泳场、舞厅、露天电影场、棋牌室、阅览室等。老人们说,夏天看游泳,冬天看溜冰。周未看跳舞。不过,我读书的时候,这些娱乐设施好像都没有用了,能玩的就是电游、电影还有舞厅。我们一般不在工人文化宫里玩,穿过这里就是北正街,那里更好玩。

文化宫外就是西园北里的巷子,那是一条麻石巷,尾端接西园。而西园北里再往西是茅棚街,茅棚街则是名副其实的贫民巷。这里几乎年年要遭水淹,住的大多是穷苦老百姓。

茅棚街东边是湘春西路上最有名的学校便是明德中学,这可是长沙所谓一、二、三、四、五、附中的几大名校之一。不过,明德中学原来的大门是开在泰安里,和周南中学墙对墙。后来因为学生增多,进出不便,便打开原来的后门,把大门朝湘春西路开了。

明德中学原是长沙唯一的男子中学,而长沙女子中学原来却有四个,即:四中(周南)、十中(福湘)、十四中、十五中。
兴汉门往东走,也是湘春路的范畴,那边叫湘春东路。省妇幼保健院在路右边,它对面就是新华印刷厂,在湘春路上最大的工厂,有一千多人。到九十年代,它终于迁走了。湘雅医院就在不远处的留芳岭上。这边走得很少,就不细说了。

现在的湘春路也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地处长沙八大公沟的湘春路的下水道已改成一人多高的大水泥管,路面换成柏油路,双向四车道。原来只有2路公交车,现在不仅有十几路公交车路过,而且地铁站不远,出入极其方便。路两旁高楼林立。路上车水马龙。
